來源:http://www.roenik.com 編輯:wl 時間:11.2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洛陽軸承研究所黨委書記楊曉蔚的話真實反映了中國軸承工業的發展現狀:“我國是軸承大國,不是軸承強國。大,指規模總量,現排名世NSK 71938CDB 角接觸球軸承界第三;強,指技術質量。所謂不強,從技術層面上是指產品技術水平不高,技術含量不夠;從質量層面上,是指產品質量水平不高,質量檔次偏低。”
制約中國成為軸承強國的瓶頸要素是什么?有創新、質量、品牌、管理、人才等,但最重要的就是質量!
據了解,機械產品的質量包括三大方面,就是精度、性能和壽命。軸承作為機械基礎件產品和精密機械產品,對這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用近幾年國家NTN 7203B 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質檢中心的國家監督抽查數據來說話,平均合格率不到70%,而檢測和判定依據僅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其中壽命標準考核只要求達到額定壽命,就可想而知國產軸承的質量狀況。
破解瓶頸難題的關鍵,楊曉蔚認為最重要的是鋼材質量。我國許多軸承企業在采購鋼材時,是以低價為原則的。國內生產商在應用低檔標準的軸承鋼的時候,還在繞過質量比較穩定的鋼鐵企業,去尋求更價廉質次的鋼材。而國外在上世紀60年代,就以真空脫氣鋼作為常規軸承鋼,而且幾乎每隔十年,鋼材的質量就會再上一個臺階。高檔標準的軸承鋼,外國公司僅僅作為補充。
臨清軸承工業和中國軸承一起律動
山東省軸承緊固件協會會長劉東福每年都要到臨清煙店軸承企業和市場來十幾次,在此次論壇期間,他非常擔心外地企業工作人員在到臨清參觀過程中,對NTN 生產過程進行全程拍攝。一些業內人士勸他說,僅拍攝生產過程是不會“泄密”的。同質化競爭雖然慘烈,但是這樣低端的競爭不代表先進生產力了。
在《臨清市重點軸承企業簡介》中,位列第一的就是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走進博特軸承的生產車間,在最后的包裝工序前,工人們正在通過激光設備為產品注明“真實身份”。該公司的銷售部經理張書玉介紹,2003年,企業的軸承產品已經進入東南亞和印度市場,2004年,他們生產的軸承打入高端軸承生產國——德國,證明了他們在高精尖軸承技術方面的實力可以向軸承強國挑戰。成績的背后,是他們敢于創新的艱辛實踐。
據了解,目前中國軸承產業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期,其典型的景象就是:幾乎每個企業的目標都想做大做強,許多企業都在進行大規模投資。在這一輪發展中,“復制”過去的生產模式是沒有出路的,而且可能會更快地走向更大的困境。
在新的發展期,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強力擴張也在同步進行,國內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慘烈。因此,必須要“眼睛向外”,把國際市場擺在與國內市場一樣的位置,列為今后的主戰場。
山東宇捷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副總蔡玉玲說,通過高峰論壇,企業可以獲得利于大發展的信息和技術。“最重要的是,我們號準了中國軸承和臨清軸承發展的脈搏。”
臨清軸承雖然在改進質量、尋求擴張、吸引人才等方面面臨發展難題,但是臨清市委書記張旋宇在論壇上將三年內“臨清軸承博覽城”建成投用的消息一SKF軸承 傳出,軸承產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臨清軸承的“調整、優化、提升”主題認知更深,對臨清進一步打響“中國軸承之鄉”品牌的信心更足。